摘要:
點擊上面藍字 | : 近年來,國內 工程機械行業迅速成長,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,生產制造出了許多“大國重器”。同 時,行業長期被視為宏觀經濟運行的“晴雨表”。中央經濟工作會...
點擊上面藍字
| :
近年來,國內工程機械行業迅速成長,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,生產制造出了許多“大國重器”。同時,行業長期被視為宏觀經濟運行的“晴雨表”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,今年國內基建投資將適度超前。
在這一背景下,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發展,將迎來哪些新機遇?央視財經記者獨家專訪徐工有限、徐工機械董事長、黨委書記王民。
起重機正在進行最后的調試。王民告訴記者,這類大噸位起重機是房屋、橋梁建設的主力軍?,F在,徐工終于實現了這一型號的完全國產化。這樣一臺產品發明專利應該有50多個,關鍵零部件都是中國“芯”。
走進車間,王民向記者介紹,以往這一起重機上的關鍵零部件主要都是進口,成本占到制造總成本40%以上;國產化后,成本和價格都明顯下降,還帶動了國內產業鏈整體進步。
王民:防止“卡脖子”,如果被國外廠商壟斷,不僅價格談不下來,供貨期也成問題。核心零部件和技術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。1000噸以上的超大噸位起重機的全國產化也是我們的目標,這個指日可待。
技術水平提升的同時,國內工程機械產品近幾年的市場表現也持續火熱。最新數據顯示,2021年工程機械行業已發布的12個產品門類數據中,有10個品類銷售同比增長,全行業營業收入首次突破